首页
> 智库建设 > 中咨视界

中咨视界

苟护生 | 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
发布日期:2024-09-05 信息来源:《企业改革与发展》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摘要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,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,提出“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”,要求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立足新发展阶段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战略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新时代新征程,必须要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,使之成为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。


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,具有专业性强、创新活跃、产业融合度高、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可以有效地激发内需潜力、带动扩大社会就业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,有利于加快实体经济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,对夯实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经济基础具有重要作用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,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,提出“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”,要求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立足新发展阶段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战略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新时代新征程,必须要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,使之成为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。

一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

(一)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

生产性服务业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专业化服务,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始终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。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0%以上,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50%。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量不大、比重不高,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。2023年,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54.6%,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20%。生产性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,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,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整体质量。

(二)落实新型工业化任务的重要抓手

习近平总书记在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,新时代新征程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。新型工业化是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,实现技术创新、数字经济、绿色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,这对于制造业服务化、创新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、协同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也正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所在。可以说,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、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抓手。

(三)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载体

生产性服务业涵盖了从产品研发设计、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,其专业化发展,特别是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手段的运用,一方面,能够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聚焦核心竞争力发展、提高产品附加值;另一方面,能够提升我国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,全面增强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。

二、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重点关注三大领域

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,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咨询业、研发设计业、数字经济产业、金融业、现代物流业等。当前,立足于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应重点关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现代咨询、研发设计、数字经济等领域。

一是现代咨询业。现代咨询业是指以智力支持为主要特征的工程咨询、政策咨询、管理咨询、技术咨询、法律咨询、财务咨询、审计咨询等,已经成为代表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产业。其中,工程咨询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。重大工程项目事关国家经济发展、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力布局,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。作为先导产业,工程咨询业以重大工程为抓手,可以为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,同时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、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。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,将对工程咨询业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,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。

二是研发设计业。研发设计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,可以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。其中,研发主要包括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实验等,设计包括工业设计、产品设计等。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研发投入。2023年,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.3万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.64%,稳居世界第二。但也应当看到,我国在基础研究、关键核心技术、原创技术供给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,亟须多措并举,加快研发设计业发展,培育出更多面向市场的专业化服务企业。‌

三是数字经济产业。国家数据局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3年)》显示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5万亿元,占GDP比重接近45%,其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%左右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“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”,着力以制度创新释放产业创新活力动力。数字经济,既包括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、产品及服务在内的数字产业化,也包括对农业、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数字化赋能带动的产业数字化,两者共同构成我国数字经济的基础。随着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深入发展,数字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其中,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前瞻性、战略性技术,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,正加速赋能各行各业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业态,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产业与技术发展的趋势。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三、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

党的十八大以来,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,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。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。在一些典型领域,如金融、保险、通信、航空、铁路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,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、管制经营、限制经营状态。二是行业发展参差不齐。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,发展不平衡,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。三是开放融合程度较低。服务业开放程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,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模式、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措施仍有待进一步优化。

四、将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

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指出,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。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,优化服务业核算,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。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,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,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。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。当前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要适应“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”的发展要求,还要适应新时代的战略发展需要,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,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,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。

(一)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

深化传统制造业改革,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。一是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,鼓励企业积极参与,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、同等受到法律保护。二是在市场主体方面,培育强大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、机构,形成多层次的市场发展格局。三是在营商环境方面,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构建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。

(二)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

生产性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,知识的生产、扩散和传播,对集群化发展有着内在需求。要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,运用战略规划、产业政策、财税金融等工具手段,形成多层次、多业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,使之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。具体措施包括: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,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,引领行业技术创新、制定服务标准、实现品牌化发展;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,包括共性技术研发平台、大数据服务平台、智算中心等。

(三)加大融合发展力度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

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。在“引进来”方面,要在保障高水平安全的前提下,利用好自由贸易区等政策,在工业设计、人工智能、管理咨询等相对薄弱领域,探索放开行政管制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、先进企业,提升发展水平,倒逼国内企业改革;在“走出去”方面,加强优势企业支持力度,鼓励其积极开拓全球咨询市场,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,向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,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,力争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、掌握先机。

(四)以工程咨询业引领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我国工程咨询业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,在服务国家科学决策、推动重大战略落实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推动国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下一步,要把发展工程咨询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助建“国之重器”,着力夯实项目评估论证、工程管理等传统业务,做大做强政策咨询、规划咨询、全过程咨询等核心业务,培育壮大管理咨询、投融资咨询等新兴业务,将工程咨询发展成为引领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,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。

(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、澳门今晚开生肖党委书记、董事长)


(本文刊登于《企业改革与发展》杂志2024年第9期。)



相关链接